面对复杂电网运维挑战,国网平凉供电公司输电运检中心以科技创新驱动管理变革,率先构建“变电站-人口密集区-无人区-重要输电通道-AI分析”四位一体智能巡检体系,实现全场景、全要素数字化管控,为陇东地区电网安全运行注入智慧动能。
变电站全域感知全覆盖,固定机场网格巡检促进智巡新跃升。在输电监控中心大屏上,12座变电站的三维立体模型实时跳动着设备运行数据。通过部署固定机场进行网格化巡检,运维人员足不出户即可完成变电站环境、设备外观、红外温度、距离校核等8项核心参数分析。“过去人工巡检一座110千伏变电站需2小时,现在通过无人机自主巡检30分钟就能完成全站扫描。”无人机班班员苏长勇介绍道。无人机场网格化巡检模式打破了输、变、配设备巡检的技术壁垒,真正实现了一机多用、一机共享,提高了无人机巡检的利用率与应用范围。
人口密集区精准防控全覆盖,多要素发力编织输电线路集中区域安全防护网。针对城区、人口密集区输电线路外力破坏高发难题,国网平凉供电公司创新打造“鹰眼”防护体系:在景区、交通枢纽等关键区域架设58套智能监控终端,配合固定机场+驻塔式机场+在线监测装置,构建起“立体巡检+集中监控”网络。系统通过光明电力大模型深度学习自动识别施工机械、漂浮物等9类风险源,实时推送预警信息至设备主人。今年该体系成功阻止塔吊碰线、广告牌脱落等多项安全隐患。
无人区线路智能巡检全覆盖,北斗破解无信号区域巡检难题。面对华亭关山区域腹地沟壑纵横的地理环境,国网平凉供电公司建成“北斗+卫星通信+自主巡检”模式化体系。在26基铁塔部署的智能感知终端可实时监测覆冰等微气象数据,分布于山脊制高点的4处无人机固定机巢,依托路径规划算法自主执行复杂地形巡检任务。针对无信号区域输电线路杆塔,创新采用高通量卫星通信技术,成功实现无人机全自主巡检与高清视频实时回传双突破,有效解决通信盲区巡检难题。
重要输电通道智巡全覆盖,动态防御守护能源输送大动脉。针对部分单电源和铁路牵引线路,国网平凉供电公司建成“可视化+移动机巢+单兵携带式”动态防御体系。在柳铁线、朝泉线、西华一二线套在线监雷竞技raybet,测装置,结合可随时出动的车载无人机场和单兵携带式飞手,实现单一重要输电线路巡检全覆盖。该体系投运后,通道故障平均定位时间从4小时压缩至15分钟,25年发现各类缺陷隐患23处,保障输电通道安全运行。
数据AI智慧分析全覆盖,“明眸”全景诊断重塑运维模式。国网平凉供电公司运用“明眸”人工智能巡检系统,该系统深度集成国网光明电力行业大模型,构建起电力领域多模态缺陷知识图谱,涵盖38类设备雷竞技raybet,、217种缺陷特征的超维度识别体系,缺陷识别准确率突破97.5%。系统可对每日产生的800余张巡检图像、45段视频流进行全息解析,可在分钟级内完成从数据入库到缺陷标注的全链条处理,较传统人工识别效率提升6倍,推动运维模式从“人海战术”向“智慧诊断”转型。
下一步,国网平凉供电公司将深化“5G+AI”技术在巡检数据中的应用,研发适合陇东南地区覆冰、沙尘、大风等恶劣环境的特种巡检模型雷竞技raybet,,全力构建“空天地”一体化智能巡检体系,助推电网运维向“AI预测性维护”发展,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和“双碳”目标实现贡献平凉输电智慧。(兰子韬 杨昺男)